×
微计算机信息

抢救车简易改造及供氧时间对照表的推广

急救物品的质量是直接关系急救患者生命安危的第一重保障,同时急救物品质量的有效管理也是衡量一个医疗机构业务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防范护理风险的有效措施[1]。目前的医疗机构不管规模大小等级高低,在供氧渠道上使用氧气筒供氧的这种方式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在急救转运的过程中,氧气筒具有稳定轻便易于携带的优点。当前在各基层医疗单位中氧气筒的应用也十分普遍[2]。经笔者走访发现乡镇卫生院抢救车尚未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往往忽略氧气瓶的配备;或者有氧气瓶却无氧气对照表,无法准确的预测供氧时间,容易忙中出错,对急救病人的生命安全具有潜在威胁。

1 抢救车简易改造原则把握及方法

抢救车在抢救危急重症患者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各大抢救车生产厂家在生产改良过程中充分考虑临床需求,但有文献报道,转运患者的死亡风险比普通患者高9.6%。其中抢救车附属氧气供给装置,氧气供给不当是重要的危险因素。由此可见,抢救车上合适的氧气供给设备,供给方式等同样至关重要[3]。同时对供氧时间的估算,也是防止意外断氧的一个极为重要细节。当前部分乡镇卫生院床边设备带及部分二级医院未配有氧气装置,而在用的40L 氧气瓶又过于笨重,不利于跟随病人转运。

1.1 抢救车改造原则把握

本文就是通过在医院实践中解决该问题,在原有抢救车的基础上做了简易改造,增加固定氧气装置。而抢救车在改造过程中要把握的要点:(1)要注意轻量化,不能给抢救车增加过重的重量,否则笨重的抢救车推行起来较困难;(2)改造要简单,易于实施,具有可操作性;(3)改造要保证原有强度,尤其是加装装置后,不能破坏原有机械结构的稳定性。

如果使用氧气袋,氧气支撑时间较短,且在紧急情况下还需紧急充氧,影响抢救效率。因此在我院一般使用小氧钢瓶。一般选择2L 或4L 为宜。考虑抢救车的轻量化原则,可根据医院抢救车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小氧钢瓶,注意改造后不能使抢救车变得过于笨重,使抢救车的移动变得不方便,影响抢救效率。

1.2 抢救车改造方法

实践中我院下属乡镇卫生院抢救车均为不锈钢材质,通过将不锈钢铁框焊接在铁板上,再将铁板用螺丝固定在抢救车侧面。存放氧气瓶的不锈钢铁框,大小根据氧气瓶尺寸委外定做,我院下属乡镇卫生院采用4L 氧气瓶,不锈钢铁框内径设定略大于氧气瓶外径,防止氧气瓶在不锈钢铁框内晃动(注意内框不能过紧或过松),不锈钢铁框高度一般为氧气瓶高度的3/5 为宜。为简化结构,可以用三个不锈钢铁环(如图1 序号5)焊接于不锈钢铁板(如图1 序号3),不锈钢铁板打孔8.5mm 用M8 螺丝固定,底部不锈钢铁沿直径方向焊接一横杠,用于放置氧气瓶,同时氧气瓶上配备压力表、湿化瓶内装1/3-1/2 的蒸馏水、流量表、安全阀等装置。

依此改造,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即在原有抢救车基础上增设放置氧气瓶的装置。为方便理解,笔者画意图如下所示:

图1 抢救车改造不锈钢氧气架侧面(左)和正面(右)结构图

2 供氧时间对照表设置

2.1 探讨氧气筒更换的压力及kg/cm2与Mpa 的单位关系

平时临床护士在操作中只知道氧气瓶压力0.5Mpa 需要更换,为预防灰尘进入氧气筒内再次充气时,容易引起氧气筒爆炸。在实际操作中氧气压力表指示多以kg/cm2为单位,很多临床操作的人将0.5 Mpa 与0.5kg/cm2混为一谈,非常容易搞错。针对这种不求甚解的情况,笔者根据单位一步一步推导如下所示:

表1 氧气筒剩余压力与氧流量供应时间对照表(氧气筒容积为4L)单位/小时氧气压力 (Mpa) 1 2 3 4 5 6 7 8 9 10 氧流量(L/min) 13 8.3 4.2 2.8 2.1 1.7 1.4 1.2 1.0 0.9 0.8 12 7.7 3.8 2.6 1.9 1.5 1.3 1.1 1.0 0.9 0.8 11 7.0 3.5 2.3 1.8 1.4 1.2 1.0 0.9 0.8 0.7 10 6.3 3.2 2.1 1.6 1.3 1.1 0.9 0.8 0.7 0.6 9 5.7 2.8 1.9 1.4 1.1 0.9 0.8 0.7 0.6 8 5.0 2.5 1.7 1.3 1.0 0.8 0.7 0.6 0.6 0.5 7 4.3 2.2 1.4 1.1 0.9 0.7 0.6 0.5 0.5 0.4 6 3.7 1.8 1.2 0.9 0.7 0.6 0.5 0.5 0.4 0.4 5 3.0 1.5 1.0 0.8 0.6 0.5 0.4 0.4 0.3 0.3 4 2.3 1.2 0.8 0.6 0.5 0.4 0.3 0.3 0.3 0.2 3 1.7 0.8 0.6 0.4 0.3 0.3 0.2 0.2 0.2 0.2 2 1.0 0.5 0.3 0.3 0.2 0.2 0.1 0.1 0.1 0.1

因此可以认为0.5Mpa 等于5.1 kg/cm2,约等于5 kg/cm2,即在不追求精确值情况下,可以近似认为1Mpa 等于10kg/cm2。

2.2 接下来是供氧时间的计算,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通过氧气压力、氧流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可供应的时间。

供氧时间的计算[4]:

上一篇:云计算环境中的计算机网络安全
下一篇:没有了